English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八届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9/25 10:42:15

9月20日,“第八届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和《亚太经济》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2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当代亚太》《国际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东北大学学报》《经济评论》等20余家期刊单位的约7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肇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书记李红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晰巍参加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暨东北亚学院院长吴昊主持。

吴肇光在致辞中指出,福建社科院聚焦福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打造了以“台、侨、海”研究为代表的特色学科和重点方向,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福建特色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他表示,福建社科院将围绕“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海洋经济合作等重点议题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研究,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李红宇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的“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重要指示方面的举措,包括牵头承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她希望将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建设成为一个凝聚共识、交流思想的高层次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术期刊与区域合作研究的深度融合。

王晰巍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深化亚太区域合作、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术界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她表示,学术界应积极开展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为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与和平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学术期刊应紧密围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以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研究》主编赵蓓文研究员,厦门大学原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分别围绕“以机制化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特朗普2.0贸易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美国‘对等关税’对东盟经济增长的预期影响”以及“新地缘政治回归下的国际秩序变化趋势”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

会议还设立了“国际秩序演变趋势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期刊创新发展”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亚太区域合作、国际秩序变革、亚太数字秩序、东亚经济发展范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在期刊与学者对话环节,与会人员就如何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加强学者与期刊协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19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匡亚明楼

电话:0431-85166393,传真:0431-85166393 邮箱:ylying@jlu.edu.cn

您好!您是第位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