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3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口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从‘附近’出发:走进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日常世界”学术讲座在东荣大厦B215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郭未教授主讲,来自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的师生50余人参与了讲座。讲座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许世存教授主持。

郭未从“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从‘附近’出发为切入点,提出近年社会科学前沿研究越发重视将本土问题关联到更高层次的价值上,具备本地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等意涵,强调要从现实实际贴近研究对象。同时指出研究者要身体力行地进入田野,实现对“附近世界”的理解性阐述。并且点明了从空间距离、经验距离、认知距离的三种距离来链接日常世界和社会科学研究,紧密链接“附近”和“远方”。

他认为,通过论及文科视野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兼具源自中华文化人文研究传统的浪漫性、又有超越自我再现社会现实的客观性,揭示出目前社会科学研究存在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三种取向。针对研究主题选择问题,基于“附近”的出发点,围绕人口、环境、技术与社会中的议题,进而深入研究低生育率、老龄化、乡村空心化等中国式现代化核心问题。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就社会学角度下艺术疗愈如何融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学的模糊概念如何融入人口学研究等问题与郭未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最后,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晓峰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点评。

此次讲座启发了我院师生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选择,并深入了解到基于“附近”概念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同时,使大家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只有根植于“附近”的概念,进行广泛查阅文献和亲身实践才能做出具备现实价值的研究内容,并且从历史人文角度进行钻研,有效填补了实证结果到研究结论之间的薄弱环节,对于思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