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简讯】
1.“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3)”顺利召开
2. 日本鸟取县政府代表团一行访问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
【学术活动】
1.“国际秩序大调整背景下的中韩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调研组到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
3. 天津社会科学院亚太合作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田香兰一行到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
4. 举办“东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高端讲坛”1场(2023年第14场)
5. 举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讲座”3场
【研究动态】
1. 中心研究人员景璟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评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漩涡中的全球治理转型更加迫切
·要闻简讯
1. 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3)”顺利召开。9月16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主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3)”在长春举行。论坛旨在为东北亚各国专家学者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共识和区域共识,携手推动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吉林大学党委书记、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理事长姜治莹,吉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宝宗出席并致辞。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蒙古国战略研究所、韩国世宗研究所、日本新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家研究机构的130余名国内外东北亚问题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与会人员围绕“东北亚区域政治与外交政策”“东北亚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东北亚地区人口与社会发展”“东北亚地区人文合作与文化交流”和“东北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面振兴”等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交流了学术思想,提出了思考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和措施,致力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形成区域共识。
2.日本鸟取县政府代表团一行访问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8月23日,日本鸟取县创造本部部长远藤俊树率团一行6人访问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亚非部部长王爽等陪同访问。东北亚学院院长、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昊教授会见代表团一行并举行了座谈。双方就高龄少子化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未来继续推进交流合作等达成共识。吉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白茵等参加了座谈。
·学术活动
1.“国际秩序大调整背景下的中韩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8月21日,“国际秩序大调整背景下的中韩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吉林大学顺利召开。研讨会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与韩国国际经济学会联合举办,来自高丽大学、延世大学、首尔市立大学、韩国产业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亚太战略研究院、吉林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韩两国学者以4个会议主题报告为基础,围绕中国产业转型背景下的中韩合作、数字贸易、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发展等共同讨论了中韩两国政府和企业在经济、社会和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共同表达了支持深化中韩各领域合作的心声。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调研组到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8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调研组白如纯研究员、卢昊副研究员、李清如副研究员、陈祥副研究员一行到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开展调研。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庞德良教授主持调研座谈会。双方围绕日本研究学科建设、国际战略形势、中日关系、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座谈会还举行了《平成时代:日本三十年发展轨迹与前瞻》《日本研究文选(1981~2020)》的赠书仪式。
3. 天津社会科学院亚太合作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田香兰一行到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8月11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亚太合作与发展研究所(原日本研究所)所长田香兰研究员等一行到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开展调研。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志恒教授主持座谈会。双方就区域国别一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库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4.举办“东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高端讲坛”1场(2023年第14场)。9月18日,应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东北亚区域专门委员会的邀请,东亚老龄福祉研究所所长、韩国东国大学名誉教授、前中国人民大学新奥国际杰出教授金益基教授举行了题为“低生育背景下的韩国老年福利政策与实践”的学术讲座。金益基教授从六个方面分析与介绍了韩国在低生育背景下的老年福利政策,与会人员就“森林治愈”这一因素在养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5. 举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讲座”3场。9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教授举行了主题为“俄乌冲突后的中俄关系”的学术讲座。陆南泉教授就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俄乌冲突后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以及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了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并围绕中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的方式提出了建议。9月18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原副秘书长林佐平教授举办了主题为“论全球治理与区城国别视域下的国际科技交流——对历史的观察和未来的思考”的讲座。讲座以科技交流为中心,从何谓科技交流、科技交流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发展历程以及“一带一路”与科技交流的关系三个部分进行叙述并总结思考。9月18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家优青(海外)获得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委员陈润森教授以“构建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题就全球及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享。
·研究动态
1.中心研究人员景璟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评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漩涡中的全球治理转型更加迫切。景璟在文章中指出,日本政府单方面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隐含着当前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风险、责任以及规制问题。这一原本应处于核安全问题下的全球共振,却因人造意涵和风险转嫁、代际责任与利益取舍、国际规制的失语及武器化趋势,成为了对全球治理的反噬力量。就此次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问题表征而言,第一,其凸显了现代全球风险正在资本逻辑和理性主义的裹挟下,正在由自然风险向着人造风险的内涵转变;第二,其强化了全球治理中对于负外部性的关注,不仅要考虑空间维度下的国际负外部性,同时还要重视时间维度下的代际问题,因为时间的单向性决定了任何代偿现象将无法回退;第三,其进一步反映了当前全球政治中部分国家的竞争思维和利己主义倾向,严重动摇了国际组织和全球规则体系的合法性基础。日本的这一行为,进一步加深了全球秩序的裂痕,加剧了全球治理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