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讯】
1.东北亚地区局势新变化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东北亚联合研究院2025年工作会议在威海召开
【学术交流】
1.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徐博教授受邀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2.韩喜平副书记率团访问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
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青年学者论坛在莫斯科召开
4.烟台市科学技术局一行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
5.厦门大学陈先才教授一行到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
6.区域国别学视角下俄罗斯经济与北极开发”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7.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成功举办“从‘附近’出发:走进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日常世界”学术讲座
8.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代表团赴蒙古国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
·工作简讯
1.东北亚地区局势新变化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东北亚联合研究院2025年工作会议在威海召开。2025年6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东北亚联合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与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东北亚地区局势新变化学术研讨会暨教育部东北亚联合研究院2025年工作会议”在威海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近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6月6日晚各联合单位负责人召开了工作会议,结合各单位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情况,包括招生、人才培养、科研与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会议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深入探讨了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
·学术交流
1.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徐博教授受邀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举办系列学术讲座。2025年3月19日-3月25日,受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邀请,我院徐博教授赴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系举办为期一周的系列学术讲座,徐博教授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外交政策和中俄关系进行授课,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外交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元首外交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此外,徐博教授还受邀参加了纪念莫斯科大学建校270周年政治学研究大会,并代表中方参会学者就百年变局下中俄政治学合作作大会主旨报告,报告受到了与会各国专家的一致好评。徐博教授在访问期间与莫斯科大学政治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舒托夫教授进行了会面,双方就加强智库合作和院系交流行了广泛沟通。
2.韩喜平副书记率团访问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2025年4月24日,在出席中俄青年学者论坛期间,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率团访问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会见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基里尔·巴巴耶夫教授,就推动吉林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在会谈中,巴巴耶夫所长对韩喜平副书记率团访问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吉林大学是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双方在合作框架下已取得很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对中俄人文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韩喜平教授也表示,吉林大学长期致力于区域国别研究,在俄罗斯问题和中俄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是俄罗斯开展中国问题和亚洲问题研究的主要智库,未来吉林大学将继续积极推动双方机构间的务实沟通与深入合作。
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青年学者论坛在莫斯科召开。2025年4月25日,由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青年学者论坛”在莫斯科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吉林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俄青年学者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中俄两国研究者们在历史认知、中俄关系以及国际秩序发展等领域的交流,更为两国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4.烟台市科学技术局一行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2025年5月14日,烟台市科技局二级调研员许博率调研组来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开展调研,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崔健教授主持座谈会,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东北亚研究院朴英爱教授、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所副所长王箫轲教授等教师参会。烟台市科技局许博、烟台市科技创新中心陈军等与东北亚研究中心学者就建设中日韩合作创新中心及智库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崔健重点介绍了东北亚研究院在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上的优势与成果转化经验,张慧智强调需建立企业需求导向机制,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朴英爱主张构建技术转移通道,推动区域协同创新;王箫轲指出应建立跨境数据共享体系,夯实合作基础。此次座谈为两地构建常态化产学研协作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双方就中心建设及智库建设达成广泛共识。未来,双方会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日韩创新合作贡献力量。
5.厦门大学陈先才教授一行到东北亚研究中心调研。2025年5月17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陈先才教授一行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进行调研。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巴殿君教授主持了调研座谈会,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箫轲教授及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座谈。 座谈期间,巴殿君、陈先才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区域国别学科发展和未来重点科研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双方深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可行性。
6.区域国别学视角下俄罗斯经济与北极开发”学术会议成功举办。2025年5月27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和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吉林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协办的“区域国别学视角下俄罗斯经济与北极开发”学术会议于吉林大学成功召开。5月7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声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重点关注了一系列当前中俄合作领域的重要问题。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社科院、黑龙江省社科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会议。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主任、东北亚研究中心李天籽教授认为此次会议聚焦当前中俄经济合作和北极开发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中俄两国学者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中俄两国开展务实合作、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7.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成功举办“从‘附近’出发:走进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日常世界”学术讲座。2025年5月23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口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从‘附近’出发:走进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日常世界”学术讲座在东荣大厦B215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郭未教授主讲,来自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哲学社会学院的师生50余人参与了讲座。讲座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许世存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启发了我院师生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选择,并深入了解到基于“附近”概念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必要性。同时,使大家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只有根植于“附近”的概念,进行广泛查阅文献和亲身实践才能做出具备现实价值的研究内容,并且从历史人文角度进行钻研,有效填补了实证结果到研究结论之间的薄弱环节,对于思考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8.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代表团赴蒙古国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2025年6月3日至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东北亚学院徐博教授、娜日娜、金慧贞、景璟等教师学者赴蒙古国参加了第十届“乌兰巴托对话”东北亚安全国际会议,并应蒙古国相关机构邀请,围绕区域安全、智库合作及中蒙关系研究等议题开展了多场高层次学术活动。本次出访是东北亚学院代表团第二次参加由蒙古国外交部主办的“乌兰巴托对话”,徐博教授在“东北亚与中亚区域合作”环节以《国际秩序大变局下中俄在中亚的合作》为题用英文进行了大会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专家学者一致好评。与会期间,我校代表团成员紧密围绕东北亚安全格局、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等议题积极发言建言,与多国代表深入交流,充分体现了吉林大学学者服务国家周边外交、助力地区和平稳定的学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