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首页  >  中心内刊  >  正文

东北亚研究中心工作简报——2025年第3期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0/22 09:08:58

【工作简讯】

   1. 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赴韩参加“第九届中韩东北地区合作研讨会”

   2. 东北亚研究中心参加第二届“中日友好与人文交流”论坛

   3.第二届欧亚区域国别研究博士后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4.日本鸟取县光辉鸟取创造本部部长铃木俊一一行访问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

   5.“中俄北极和远东合作暨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学术交流】

1.“大国博弈与全球化的未来:竞合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2.“特朗普2·0时期的大国关系与俄罗斯的内外战略”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3.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发表专题报告:“特朗普2.0后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

4.“国际秩序动荡变革期的中韩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

5.“韩国地方政府的南北交流合作: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6.“中韩共同推动国际开发合作的路径探索”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7.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日本经济发展——二战后8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

8.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教授一行赴朝鲜开展学术交流

9.“第八届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

研究动态

1.“东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系列成果——《俄罗斯与美国对外政策案例比较研究:国内政治的视角》出版


·工作简讯

1.东北亚研究中心研究团队赴韩参加“第九届中韩东北地区合作研讨会”。2025年7月3日—6日,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教授一行9人出访韩国,参加韩国东西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中韩东北地区合作研讨会”,并与来自韩国国立外交院、峨山政策研究院、济州大学、同德女子大学、昌源大学、釜山经济振兴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本次研讨会以“东北亚局势的转折点与中韩合作”为主题,东西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韩国前驻华大使辛正承、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陳日彪、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分别致辞。中韩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特朗普第二任期中美关系与美韩同盟”“朝鲜半岛局势”“釜山与东北地区合作”三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凝聚共识、厘清分歧,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 此次会议是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与东西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举办的第九次学术研讨活动,双方交流机制不断深化。

2.东北亚研究中心参加第二届“中日友好与人文交流”论坛。7月27日,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应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邀请出席第二届“中日友好与人文交流”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谢伏瞻先生、中国前驻日大使程永华先生、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先生、日本现任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和前任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先生及来自中日两国2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在论坛上,程永华指出,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样的历史节点,中日双方应秉持相向而行的原则,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各项原则。杨伯江认为良好的中日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日两国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稳步前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在会上提出,双方可以在公共卫生、老龄社会、传染病防治机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并建议中日建立“数字合作协作区”。他认为,区域合作、区域间合作是中日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高层互信机制为支点,强化多边机制对接和规则协同,优先在气候治理、数字经济、老龄化等新型领域开展合作探讨,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3.第二届欧亚区域国别研究博士后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8月21-22日,第二届欧亚区域国别研究博士后论坛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共同主办,主题为“欧亚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来自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等10余所院校的60位专家学者、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参会。 本届论坛以“欧亚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为主题,聚焦地区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与文化等领域挑战,通过思想碰撞为中国和欧亚国家的共同现代化贡献集体智慧,共同推动国内欧亚研究发展和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在专题研讨环节,本次论坛共设置“欧亚国家现代化中的国家治理模式”、“欧亚国家现代化中的经济发展道路”、“欧亚国家现代化中的能源战略”、“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欧洲与欧亚国家关系互动”、“欧亚地区国家的对外关系”、“区域合作与中国周边外交”等七个主题单元,24名青年学者围绕上述议题进行发言,多位知名专家对青年学者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点评和交流研讨。

4.日本鸟取县光辉鸟取创造本部部长铃木俊一一行访问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2025年8月25日,日本鸟取县光辉鸟取创造本部部长铃木俊一一行5人访问了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吉林省委外办秘书处四级调研员郑来波陪同访问。东北亚学院院长吴昊会见代表团一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力参加会见,鸟取县在吉林大学学习的留学生代表也参加了座谈。在交流座谈中,吴昊院长对铃木俊一部长一行表示欢迎,对其履新表示祝贺。他介绍了东北亚学院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同东北亚国家开展的国际交流合作进展。吴昊院长追溯了鸟取县同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一直以来的友好往来历史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期待未来双方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加强联系,开辟更多新的合作方向,实现共同发展。铃木俊一部长也对日本鸟取县同吉林省乃至吉林大学的合作进行了介绍,认为双方未来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区域协同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能够密切合作。

5.“中俄北极和远东合作暨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成功举办。2025年9月25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和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俄北极和远东合作暨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于吉林大学成功召开。中俄学者围绕“俄罗斯远东和北极一体化开发与中俄合作”和“东北亚海洋经济发展与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会议由吉林大学中俄区域合作中心教授、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朱显平主持。俄罗斯联邦远东和北极发展部北极区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司处长罗伊·奥列格·弗拉基米罗维奇重点介绍了北极航道在跨北极运输走廊的关键作用。俄罗斯联邦国家东部规划中心战略发展部部长萨姆索诺娃·娜塔莉亚·亚历山德罗夫娜介绍了当前中俄两国在北极和远东的合作情况。俄罗斯联邦国家东部规划中心主任库兹涅佐夫·米哈伊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分析了跨境互动视角下远东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涅韦尔斯克国立海洋大学鲍列伊科·亚历山大·叶夫根尼耶维奇高级研究员介绍了国际运输走廊数字技术应用中的技术监管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南泉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远东的经贸合作问题。中国石油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庞昌伟教授分析了当前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其他专家就俄罗斯远东城市群、东北航道、韩国海洋战略、“大图们倡议”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学术交流

1.“大国博弈与全球化的未来:竞合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行。2025年7月5日,“大国博弈与全球化的未来:竞合与共生”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共同主办。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大国博弈与区域国别研究”,“全球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全球治理”三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全球化研究(2025春季卷)》新书发布会,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郗卫东研究馆员为新书发布会致辞。郗卫东高度评价了《全球化研究》文稿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希望国内学者立足本土优势,构建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全球化问题研究,不断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3.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发表专题报告:“特朗普2.0后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7月28日,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举办“特朗普2.0后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学术报告会。此次活动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与外交研究室联合主办,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政治所所长巴殿君应邀出席发表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吕耀东研究员主持。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以“特朗普2.0时期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为主题,深入分析特朗普“印太战略”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科技领域三大领域的战略布局。巴殿君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标志着国际秩序和全球力量结构的根本变化。特朗普2.0政权对全球核武发展趋势、台海与南海联动态势以及当前东北亚地缘格局造成了结构性冲击,导致东北亚安全形势的战略困境加深。会后,与会专家学者以“特朗普2.0时期的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各位专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交流成果丰厚。

4.“国际秩序动荡变革期的中韩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8月23日,“国际秩序动荡变革期的中韩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及朝鲜韩国研究所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然教授,韩国韩中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华大使、东西大学东亚研究院院长辛正承教授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暨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吴昊教授主持。 会议期间,两国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对外政策和对发展中韩关系的看法。中韩学者一致认为,在当前中韩关系面临多种挑战的背景下,两国学术界加强交流与合作极为重要,两国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动中韩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两国学术界应该经常进行对话和交流,共同助力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深化东北亚区域国别研究,以及深入分析复杂严峻的东北亚地区国际形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韩国地方政府的南北交流合作:过去、现在和未来”学术讲座成功举办。应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东北亚区域专门委员会的邀请,韩国首尔研究院研究委员李敃窥博士(Lee Min Gyu)于2025年8月24日上午在吉林大学匡亚明楼举行了主题为“韩国地方政府的南北交流合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下学术讲座。讲座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玄春姬副教授主持。讲座中,李敃窥博士梳理了韩国地方政府南北交流合作的三阶段演变。 李敃窥博士认为未来韩国地方政府在和平建设政策上可考虑以下方向:推动非敏感领域合作,专注于农业、公共基建、人道主义援助等低政治风险领域,逐步积累互信;强化城市外交,以和平为主题,通过城市间的交流项目减少政治阻力,保持民间往来;与国际组织合作,借助国际机构,规避制裁限制,开展人道主义项目。最后,李敃窥博士指出,尽管挑战重重,地方政府在南北交流中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如何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推动半岛和平建设的关键。

6.“中韩共同推动国际开发合作的路径探索”学术讲座成功举办。应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北亚学院、东北亚研究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东北亚区域专门委员会的邀请,韩国产业研究院金修廷研究员(KIM SOOJUNG)于2025年8月25日上午在吉林大学匡亚明楼举行了主题为“中韩共同推动国际开发合作的路径探索”的学术讲座。金修廷研究员(KIM SOOJUNG)围绕 “韩中联合国际发展合作” 展开分享。首先介绍了国际发展合作的基本概念,随后介绍了韩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基本情况、援助额度及合作区域。金修廷研究员认为韩中两国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可减少区域投资重叠,带来协同效应,而合作领域可以聚焦医疗、教育、基建、农业、气候应对等五大方向。金修廷研究员还提出了两国具体合作路径与项目建议,合作模式包括三角合作、国际机构协作等。未来东亚合作正向“生态友好型产业合作”升级,韩中联合合作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援,助力东亚经济扩张与全球碳中和。

7.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日本经济发展——二战后8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2025年9月6日,“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日本经济发展——二战后8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设置了“战后80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税战背景下的中日经贸合作”“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产业链重构与经济安全”等四个专业分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天津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参会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动向,并围绕日本宏观经济形势、经济转型、财税改革、产业政策、乡村振兴、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诸多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深化我国学术界关于日本经济的研究,以及推动中日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8.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教授一行赴朝鲜开展学术交流。2025年8月25日—9月1日,应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邀请,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慧智教授、王箫轲教授、金慧贞老师出访朝鲜,参加金日成综合大学举办的“自主与平等、地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张慧智教授担任“经济学与人文学”分会场的主持人,并以“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与东亚地区合作的未来”为题进行发言,金慧贞老师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为题进行发言,王箫轲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参加了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国家建设、地区形势和人文交流等多个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中国、俄罗斯共二十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金日成综合大学副校长及社会科学学部、国际合作交流处相关领导、相关学科教师和研究员代表共同出席。

9.“第八届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9月20日,“第八届亚太区域合作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吉林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和《亚太经济》编辑部协办。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研究》主编赵蓓文研究员,厦门大学原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王勤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巴殿君教授,分别围绕“以机制化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特朗普2.0贸易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美国‘对等关税’对东盟经济增长的预期影响”以及“新地缘政治回归下的国际秩序变化趋势”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会议还设立了“国际秩序演变趋势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期刊创新发展”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亚太区域合作、国际秩序变革、亚太数字秩序、东亚经济发展范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

©2019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匡亚明楼

电话:0431-85166393,传真:0431-85166393 邮箱:ylying@jlu.edu.cn

您好!您是第位访问本站的人。